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党委遵循“学好党建红,绘好乡建绿,共谱万里蓝”学习目标,落实“知行合一,学做相融”学习要求,鼓励全体师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院将“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广泛问需,了解师生所思所盼所困,制定项目清单,着力解决广大师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各部门协同发力,做好师生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热情,凝聚发展正能量。论文提升班便是设计学院“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寻难题,重点摸排挖掘“急难愁盼”
随着学校办学形态从教学为主型转为教学科研并重型,设计学院积极探索整体定位和组织结构发展模式的革新,力求提质增效,以获得先机和新机。站在学校发展新的蓝图下,学院认真规划“十四五”,纲领清晰,目标明确,全体教师斗志昂然。全院上下砥砺前行,却也面临着难题。要迎来发展,首先需要突破,而这个突破口也正是教师们的“急难愁盼”。
领导班子通过座谈会、一对一面谈等形式,深入教师群体,广泛听取意见,摸排教师们的所需所盼。通过调研发现,艺术类教师善于创作、感性思维强烈,对于需要运用理性逻辑的学术论文写作却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这个问题已成为教师发展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且已成为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教师们急切地想要提高个人学术能力,产出学术成果,却苦于无法实现新的突破。
破困局,专项培训助力破解难题
结合学校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助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要求,围绕教师亟待帮扶的困难,领导班子经讨论后决定,开办“设计研究与论文撰写能力提升培训班”,专题助力教师突破发展。
培训班一经发布便吸引了30余名教师的报名参与,虽课程都安排在周末等业余时间,老师们依旧热情高涨,对培训班充满了信心与期盼。随着培训的开展,其在校内也逐渐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吸引了兄弟学院的教师参与其中。
在长达一学期的培训时间里,设计学院以“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听课+讨论”“全员培训+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为学员们安排了完整的论文写作培训课程,从研究问题确立、研究方法选择、文献搜集与整理、文本写作等多方面,全流程指导教师提升技能。
针对教师个性化需求,学院还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论文写作技能专题讲座5次,对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4次,从面到点,分层分类地对教师们指导帮扶。
开新局,教师学员喜获学术丰收
随着论文提升班的暂时告一段落,学员们收获满满。在过去的一学期中,设计学院科研氛围日渐浓厚,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数量及成功率均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
青年教师乐思嘉谈到收获时分享到,作为应用实践类艺术课程的专业教师,此前对于论文的研究方法理解不深,无法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是其最大的困扰,通过本次培训班的系统学习,解答了不少困惑,在论文写作上也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据了解,本次培训班以“结果为导向,产出为标准”,培训结束后,每位教师均将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学院也将进一步组织修改与评审,助力学习成果转变为学术成果。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设计学院积极学党史办实事,除完成“我为师生办实事”10件外,积极组织6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团队,走进老人与儿童,进行重点帮扶;参与服务地方、解决实际难题数量12项,为基层减负数量4项,组织基层宣讲活动宣讲场次3次,覆盖人数达461人次;组建11支队伍帮扶老旧小区改造,并顺利完成3个项目,受到地方媒体报道共计21次。(文:朱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