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媒体报导:池州90后俩兄弟创全国先河——举办养老模式研究展(其中之一为万里毕业班学子)

发布者:管斌君  发布时间:2016-03-16  浏览次数:102

2月24日至28日,在池州市老龄办的大力支持下,两个池州藉大学生——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建筑系2011级毕业班学子郑禹城和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系2013级学子郑禹地兄弟俩返校前,在家乡池州市秀山门广场举办了“养老模式研究展”,展示了兄弟俩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古今中外的养老制度及模式。九万多字文本和众多图片用60余幅展板布满了整个广场,可谓规模宏大。

他们指出:老龄化的核心问题是“空巢问题”。如何做好空巢老人生活方式和劳动力问题的预案,是化解老龄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又指出:空巢和留守儿童问题是全国性的待解难题,空巢和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劳动力异地就业造成的(据了解,全国目前约有1.1亿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约1千万)。

郑氏兄弟俩认为:之前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疏忽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适老规划,规划设计过多地借鉴其它国家的模式,其模式与我们的传统文化、老龄化成因、老龄化增速以及生活习惯都不相符,以至于直到今天人们才感受到了中国老人很不适应。特别是住宅里竖向交通割裂了人际关系,空巢老人难以相互关照,以至居家养老叫好不叫座。人们在住宅小区和户型布局上找不出有什么问题,事实上适老问题远不止这个范畴。所以在应对老龄化时要注重国情,要谨慎直接引入外国养老的成功模式。

郑氏兄弟俩研究后认定根据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认为今后“居家养老”是从退休至失能阶段无可替代的主流养老模式。但同时又指出:目前的居住格局、子女异地就业,老人极易空巢等原因造成难以实践“居家养老”。

郑氏兄弟俩提出:化解空巢要从全社会的视野高度、从人口大流动的特征、理性化研究空巢的成因、老少生活居住的环境等方面,找准切入点,进行探寻应对方案。

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建筑系2011级毕业班学子郑禹城同学主张:将现有社区、住宅进行改造,变为适应“居家养老”的硬件环境,是成本最小的措施,关键在于适老环境规划建设。适老环境不仅仅是增加几个适老功能部件的范畴,要从人际关系、人口流动、家庭伦理、传统文化、生活习惯、自然规律、经济活动、空巢成因等等方面,在布局上综合考量。要保障老人在生理和精神上都容易实现舒畅,更要在“少占劳动力资源”和“减轻子女负担”上作全社会的统筹规划。适老环境规划和适老建筑设计将在今后应对老龄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建议政府将安置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在政策上、规划设计上进行适老调整,把政策资金在适应“居家养老”上发挥出更有效的示范作用。建议暂停房地产开发,待规划设计方案适老调整后再开工。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系的郑禹地同学主张:将城市规划,按人口结构适当调整。比如劳动力住主城区从事生产,老人带儿童安排到城乡结合部养老养育,形成养老卫星城。空巢老人和孙辈可随迁到子女就业城市的养老卫星城中生活,方便子女就近看望、随时照料。

郑氏兄弟俩说:“要是国家准予异地工作者将其家属同时随迁、入住工作城市的保障房就好了。将廉租房入住申请政策和房型稍作调整,将城区空置房全国范围地统一调控征用,空巢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就能得到缓解。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空置住房,要把闲置的社会资源在应对老龄化上充分利用,依子女就业将家属暂时随迁是避免`空巢留守'的一个思路,将这个思路细化下去用行政手段是容易实现的。只要解决好就医就学就行了”、“加快产业转移是避免`家庭成员分散',避免`空巢留守'的根本出路”、“可以预见,现今的家庭成员分散就业居住的格局,为适应居家养老,必然会出现一次大的变革。”

郑氏兄弟俩还提出:他们这一代人是肩负老龄化重担的人,是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比例最小的一代人。因此,没有应对老龄化和减轻劳动力负担的科学预案,他们这代人可能会出现分身无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没有余力“上尽孝下哺小”的糟糕局面。他们又指出,中国老龄化状况最需要他们这一代人去认知和关注,应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应对方案。建议政府加大对年轻人的宣传力度,鼓动年轻人发挥集体智慧。

在本次“研究展”上,他们首次公开了兄弟俩研究的“亲朋团居养老模式”设计方案。很多观众感言:“该模式既保障了老少安逸快乐地生活,又能实现老人互帮互助减少外力服务,还能照应孙辈。子女可以完全放心地在外地工作,能减轻家庭负担,是目前应对空巢的较好模式,值得一试”。兄弟俩期盼国内有哪级地方政府愿为他们提供场地,实施建造“亲朋团居养老示范园”。

郑氏兄弟俩倡议创立“全国大学生孝亲敬老联盟”,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退休生活养老意愿的调查活动。他们又邀请热心关注老龄化的退休人员、专家学者加盟,计划组建顾问团。同时,建议池州市建造养老展览馆、筹建退休生活模式体验示范馆、筹建大健康产业链博览园、开创村庄游动养老试验园等建议。

展览的几天里无数人感触极深,为之感动,写满了两大本留言。多数人因两个孩子能主动研究养老而留下感言,更多的人为两位兄弟俩的“建议和计划”鼓与呼。

据悉,哥哥郑禹城,出生于1993年,建筑学大五毕业班学生,弟弟郑禹地出生于1994年,大三学生。兄弟二人中学时期,在家人的影响下就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关注。大学时期选择相关专业,把养老研究融入专业课程,确立了未来从业方向。哥哥努力方向是“适老建筑设计”,弟弟的方向是“旅游+养老”。(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

(详细报导见:

九华晨刊2016年03月04日报导——《90后兄弟俩在池举办养老模式研究展》http://www.chiznews.com/site1/jhck/html/2016-03/04/content_1504297.htm:

90后俩兄弟在池举办养老模式研究展

安徽网http://www.ahwang.cn/chizhou/2016/0304/1499207.shtml、

池州新闻网http://www.chiznews.com/news/msxw/2016/34/1634911598EHC036G63I7IEE745E5.html、

微信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DAwMzQ4Mw==&mid=405059778&idx=2&sn=2e66a7ee543b8d26812588065a296f97&scene=1&srcid=0304lqETj7EnC1vHO9Vodky8&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等进行了转发



    图1 九华晨刊2016年03月04日报导——《90后兄弟俩在池举办养老模式研究展》截图

    图2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