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喜讯:设计学院学子在省第13届“嘉宇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获佳绩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5-12  浏览次数:28

    5月9日-11日,由浙江省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嘉兴学院承办的浙江省第十三届“嘉宇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嘉兴学院落下帷幕。本次结构设计竞赛的主题是高架水塔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寻求高架水塔在地震作用下的最佳建筑结构形式。
    我校景观11级的潘攀挺、朱杰、王赵峰组队和建筑11级的钱高炀、何俊觉、张皓旸组队,在经历了紧张、激烈的现场全封闭7个小时模型制作和加载试验残酷角逐后,均获得三等奖。
    本次竞赛的代表队主要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等全省50所高校的104支组队。大部分本科组队是来自土木结构专业,我校代表队由景观建筑设计、建筑学专业学生组成,是仅有的几个非土木结构专业代表队之一,从专业角度看,明显处于劣势。而模型制作采取现场7小时全封闭,所用的模型材料质量事先未知,加上比赛期间正值潮湿多雨,主要制作材料集成竹容易吸水增重,对模型结构的力学造成影响,稍有疏忽即会前功尽弃。
    尤其是报名当天到比赛场地加载带去的模型时,其中一组队模型倾覆了,没有成功,这时陈跃和管斌君老师及队员一起,连夜分析讨论,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同时,针对两组队员的模型方案不占优势时,队员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指导老师发现后,及时给队员打气,增加队员的信心!
    本次竞赛各个高校都很重视,都派出最强选手参加比赛。在面对挑战、压力和苛刻的竞赛规则情况下,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学子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并以流利、精彩的陈述和回答问题,赢得了专家评委和全场观众的好评和掌声,最终,景观11级的潘攀挺、朱杰、王赵峰组队和建筑11级的钱高炀、何俊觉、张皓旸组队所做的高架水塔结构模型,都承受最大加载位移18cm,但因模型质量偏重而均获得三等奖。
    为了迎战本次竞赛,在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风景园林系、建筑学系竞赛项目组陈跃、邢双军、方勇锋、盛维华、管斌君等各位老师的努力下,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在全院范围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竞赛宣传动员、预赛启动仪式、校内选拔初赛、去浙江大学观摩、校内选拔复赛、省赛模拟封闭制作等一系列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学院各领导、老师对该竞赛项目的大力支持,也体现了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学生刻苦认真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思维和专业技能上的灵活运用,更加体现了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学生对竞赛的热忱和求知的渴望。(文:管斌君 图:陈跃)
\

    准备出发
 
\    现场封闭模型制作

 \
    潘攀挺、朱杰、王赵峰组队在现场制作

\    钱高炀、何俊觉、张皓旸组队在现场制作
 \
    潘攀挺、朱杰、王赵峰组队加载现场

\    钱高炀、何俊觉、张皓旸组队加载现场

\    潘攀挺、朱杰、王赵峰组队及获奖模型

 
\    钱高炀、何俊觉、张皓旸组队及获奖模型
 \
    获奖时刻(左边第七个为潘攀挺同学)

\    获奖时刻(左边第三个为钱高炀同学)

 
\    参赛队员和指导老师合影


获奖感言一:
    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浙江省“嘉宇杯”第十三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顺利落下帷幕。现在回忆起校内选拔赛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在校内初赛的时候,我们组凭借参加上一届比赛的经验,顺利地做出刚性结构的抗震模型,成功抵挡过18cm最大位移的加载试验,并进入校内复赛。
    在校内初赛之后,管斌君老师带领我们去参加浙江大学的校内赛。在那次观摩中给我们组成员带来了很多启发。我们组改变之前刚性模型的结构,决定采用刚柔并济的方案。这样一来可以大幅度减轻模型的质量,但是我们在柔性结构的方案上并没有很多的经验和参考,于是我们只能靠自己不断的试验,更正,优化我们的模型,在做了接近数十个模型后,我们确定了最终的方案。最终我们也有惊无险的通过了校内复赛的考验,成功代表浙江万里学院参加本次省里的比赛。
    当我们能代表学校去嘉兴参加比赛时,我们知道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更大了。两位指导老师陈跃和管斌君老师细心的为我们指导,不断地给我们提出建议,使我们在理论方面和制作方面不断的得到优化和提高。我们也是一有空闲就跑到工作室做模型,只为了更好的确保模型能成功。但是就在比赛前几天,我们接到组委会通知,模型的加载仪器需要调整。管老师马上按照组委会的要求对加载仪器进行了更改,这样一来我们之前做的模型经受不住18cm最大位移的加载试验。想到比赛时间马上就到了,我们决定在工作室彻夜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连续做了4个模型,我们最终制作出能成功抵挡住最大位移的模型。因为我们相信只要肯下功夫,肯钻研,必定会成功。
    来到嘉兴参加省赛,与来自全省的50所高校104支队伍一起角逐(其中本科组70支队伍),而且很多支队伍都是历年的强队。我们发现我们模型的方案在这么多组中并不占优势,这样一来严重打击了我们的自信心。陈跃老师发现我们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后,及时我们打气!在陈老师的一番话之后,我们重新自信起来。在制作模型当天也我们正常发挥,但是由于天气和材料的原因,我们最后做出来的模型比预计重了10多克。但是我们的策略是求稳,所以我们还是接受了质量重的事实,坦然面对比赛第二天模型加载试验。
    模型加载测试开始,很多组模型都抵挡住了最大位移的加载试验,而且质量都远远比我们轻,这与我们预想的结果有很大的偏差,我们赛前认为成功率不会那么高,所以我们一下子心情紧张了起来。在我们上台加载我们的模型前,陈老师又为我们加油打气,我们也知道在这个时候紧张是没有用的,只有沉着应对,才能更好的发挥,我们组上台在经过陈述和回答专家问题后,我们按照之前的策略加载我们的模型,在10cm位移加载试验后直接进行18cm位移加载试验。最后我们成功的抵抗住了最大的位移加载试验。最终取得三等奖的成绩。
    这次省赛让我看到了我们的不足,首先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思维限制住,我们需要创新,这样才能做出更加有竞争力的模型结构。其次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要提醒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只要我们尽心尽力,我们就赢了。最后感谢我们的带队老师陈跃和管斌君老师,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才让我们能很好的参加了本次结构比赛。是你们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比赛条件,让我们能有信心参加本次结构大赛。
     最后我们还是要再次感谢学院领导对结构模型比赛的大力支持,和一直以来关心我们的指导老师!(潘攀挺、王赵峰、朱杰组队)
 
获奖感言二:
    我:“我要参加结构设计竞赛了缺两个人,你们去不去?”觉哥:“随便。”书生:“加一。”就这样我们报名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浙江省“嘉宇杯”第十三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想起初赛时我们做的模型,看上去摇摇晃晃很让人担心,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它瘦小的身躯经受住了考验,在校内初赛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在校内决赛之前管斌君老师组织我们去观摩浙江大学校内赛,我们看到了比我们重量轻很多的模型成功,我们有了新的目标,燃起了新的斗志。我们回学校在实验室做了很多模型,不断改进,管斌君老师也给我们很多帮助,然后我们做了两个重量不同的模型决定参加决赛,最后在复赛有6支队伍11个模型,但是只有两支队伍可以代表学校参赛,当时我们比较重的模型倒了,心里一下就没底了,还剩一个我们都不看好的比较轻的模型,可是它再一次经受住了18cm的振动,我们三人激动的拥抱在一起。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将要代表学校参加省赛。
    这时真正的困难才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要战胜自己。在管斌君老师和陈跃老师的不断指导和鼓励下,我们不断修改方案,最后重量减轻了,结构也更稳定了。就在我们理论方案和模型制作都确定下来的时候,组委会发来通知,模型的加载仪器要重新调整,这使得我们之前做好的模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距离比赛只有5天,我们几乎就要放弃了,这时陈跃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和肯定,使我们重新振作起来。我们在理论上找到突破口,修改模型增加了模型的刚度,就在比赛前一天,我们才做出了可以承受住新装置的模型。
    5月9日我们在陈跃老师和管斌君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嘉兴学院,与来自全省50所高校的104组一起,进行为期三天紧张而激烈的比赛。第一天我们早早的来到比赛场地,将我们提前做好的模型用他们的标准装置进行测试时,模型倾覆了,模型的严重破坏,给我们沉重的打击,陈跃老师发现我们很担心,就对我们进行细心指导,帮助我们临时改进模型,使我们的模型又稳定,又不会很重。比赛当天我们就做出了老师给我们优化的模型,虽然没有机会测试新模型,但是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在最后一天的现场加载中我们一点都不紧张或担心,只是后悔当初没有想到更好的方案,没有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后获得三等奖,我们也是很开心。
    最后要感谢两位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指导,给我们提出一个又一个宝贵的建议,比赛期间对我们的照顾,还要感谢两位可爱的志愿者,在比赛期间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很大的帮助,以及感谢学校老师同学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希望下次还能代表学校参加这样的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
    设计青年!荣耀万里!(钱高炀,张皓旸,何俊觉组队)